世界第一苗寨──西江千户苗寨
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以汉族为首的56个民族,相互团结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和谐的国家。苗族是56个民族中第五大民族,最先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,现主要分布在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武汉、云南等省份,其中贵州省苗族人数最多。
相传在五千多年的炎黄传说时代,苗族祖先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战败于黄帝和炎帝,被迫开始由黄河中下游向南迁徙之路。
苗族于战国时便开始迁入贵州,当时的贵州西部属于西南夷,南北朝时期迁入黔东南。苗族在迁徙的途中分化出柳氏族、西氏族、尤氏族、苟氏族,西氏族到达西江约在600年以前,在这之前,西江一直由赏氏族居住。西氏族定居在西江之后,苗族其他的分支便也逐渐前往西江。西江千户苗寨,西指西氏族,江为通假字通“讨”,西江是指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,这便是西江名字的由来。
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连接起来,由1000余户苗族人家组建而成,傍晚时分一家一户灯亮起,形成了西江绝美夜色。
苗族古代先民崇尚图腾,喜爱枫木和蝴蝶,他们认为人类的祖先姜央是由蝴蝶幻化而成。传说中蝴蝶妈妈生了12个颜色各异的蛋,并把这12个蛋交给鹡鸟孵化,但是这12个蛋迟迟不见孵化出来,一直过了12年,鹡鸟准备放弃孵化的时候,黄色的蛋里传来了呼救声,这便是传说中人类的祖先姜央。现在苗族依然热爱蝴蝶,在西江千户苗寨里随处可见都是蝴蝶的图腾,不仅如此在服装上也有蝴蝶的元素。他们借此来表达对蝴蝶的崇尚之情。
苗族除了崇尚蝴蝶图腾外,还崇尚凤凰、枫木、盘瓠、龙、鸟、老鹰、竹子等图腾,这些图腾都会通过建筑或者在服饰上展示。
除了图腾在西江千户苗族随处可见的便是芦笙,芦笙是苗族的古老乐器之一,也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。芦笙场每天下午也会有传统的苗族民俗展示,苗族的锦鸡舞中也会使用芦笙来吹奏。
兼容乃大,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,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和特色,这些都是中华五千年留下的精华。我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,也要不忘传承传统文化。